1982年,叶帅拿着熊向晖的退休申请,心里琢磨着这件事。
他叹了口气说:“他才60出头,年纪不大,应该继续干点事。”
看到熊向晖这么坚持,叶帅没办法,只好把荣毅仁找来,希望他能帮着劝劝。
荣毅仁该怎么去说服他?
【深入虎穴】
叶帅这么讲,主要是考虑到熊向晖的背景不一般,对咱们国家的建设能发挥大作用。像他这样的能人,中央当然不会轻易让他退下来。
抗日战争打响后,熊向晖受我党指派,秘密打入胡宗南的国民革命军内部,很快取得了胡宗南的信任,成为其身边的重要亲信。
胡宗南和熊向晖来往时,经常称赞他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,并推荐他进入陆军军官学校深造。
毕业后,他直接当上了胡宗南的助手。这个职位让他接触到国民党的机密信息,正好利用这个机会,他能够悄悄地把情报传给我们党。
1943年,抗战快要结束时,蒋介石又开始打起了小算盘。他瞅准我们共产党忙着抗日的机会,准备背后捅刀子,对我军发动突袭。
他马上指示胡宗南带兵攻打延安,要求彻底围堵我们党的中央机构。
熊向晖一听到这消息,当场就愣住了。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得赶紧把情报送出去。
胡宗南接到指令后,略作思索,随即下令先头部队打头阵侦察情况,主力部队紧随其后,准备发动突然袭击。
胡宗南为了避免被我们察觉,特意安排部队在晚上行动,确保在进攻前几天就能抵达指定位置。
离行动没剩多少时间了,熊向晖心里急得不行。他借着出去买东西的机会,偷偷跑到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,把老蒋的机密信息和胡宗南的作战安排全都汇报给了组织。
现在抗日战事正处关键阶段,如果敌军这次偷袭得手,咱们国家可就要遭大殃了。
毛泽东和团队迅速做出决策,从各战线调集部队,暗中强化延安的防卫布局。
国民党没料到我们会调动兵力,他们以为我们只会打游击。胡宗南还自信满满地向蒋介石打包票,说一定能攻下延安。
还没等行动展开,老蒋就火冒三丈地给胡宗南打电话,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。
老蒋计划打内战的事被曝光了,大家都在看他怎么解释。
看到大家都不买账,老蒋立刻变了态度,公开澄清说打内战是误会,他们打鬼子是认真的。
接着,他拨通了胡宗南的号码,命令他立刻追查情报泄露的源头。一旦找到责任人,必须严肃处理。
熊向晖该怎么应对眼前的麻烦?
【兵行险招】
在胡宗南的会议室里,一群负责延安突袭行动的人员聚在一起商讨。
这次开会主要是为了讨论情报泄露的事,得让各部门赶紧把泄密的人揪出来。
熊向晖也在名单上,作为胡宗南的副手,他嫌疑最大。他清楚,胡宗南看他的眼神里总带着几分不信任。
为了推进任务,熊向晖不得不冒险,亲自参与其中。
胡宗南听完后,他直接指出,这次行动的所有参与者,包括他自己,都存在泄露秘密的风险。
他主张对每个士兵都进行彻底检查,光靠问几句可不行。
熊向晖一说完,大家都觉得有道理,胡宗南也表示赞同。
胡宗南随即下令,要求所有下属立即展开调查,务必在蒋介石规定的期限前找到目标人物。
在这种情况下,每个人都提心吊胆,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引来怀疑。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,担心稍有不慎就被当成可疑分子。整个环境里,人人都绷紧了神经,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调查的对象。谁也不敢放松警惕,就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上麻烦。
熊向晖继续当胡宗南的副手,协助他处理日常事务。
他私下总在担心,万一查不出结果,自己的行踪暴露了怎么办?要是真被发现了,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。
几天后,一位军官急匆匆地赶到胡宗南的办公室,带来了一个好消息:人已经找到了。
胡宗南猛地拍了下桌子,急切地想知道是谁泄露了消息。那位将军告诉他,他们查到有人给延安寄过一封“劝降信”,很可能就是泄密的源头。
胡宗南心里清楚,不管这人到底是不是,他都得认定是。要是再查下去,老蒋肯定又要训他。
胡宗南可不管那人喊冤叫屈,直接下令处决了。这样一来,事情总算结了,熊向晖也安全了。
尽管内战仍在持续,熊向晖还得继续面对危险……
【“老弟,你也起义了”】
胡宗南真的完全信任熊向晖吗?
这位声名显赫的西北王怎么可能会这么大意?主要还是因为熊向晖这个副官太出色了,出色到即使怀疑他是卧底,也舍不得拆穿他。
胡宗南发现熊向晖是共产党的人时,稍微愣了一下,但没把这事告诉蒋介石。
多亏了这些安排,熊向晖在美国留学期间才能过得顺风顺水。
熊向晖去美国,其实是胡宗南的安排。胡宗南想让他在国外历练一下,回来以后能更快升职。说白了,就是给他个机会“镀镀金”,为以后的发展铺路。
现在,升职已经没戏了,胡宗南只能认命了。
胡宗南在发现熊向晖的真实身份后,才恍然大悟。他回忆起当年老蒋下令再次攻打延安时,我军为何能迅速撤离,原来是有内线通风报信。
老蒋下令全面攻打中原解放区后,胡宗南再次接到指令,率领数十万部队向延安进发。
熊向晖一收到情报,马上把消息传了出去。面对这种情况,毛主席果断决定让部队撤出延安。
胡宗南率部抵达延安,发现窑洞里一个人影都没有,立刻意识到老蒋的算盘又打空了。
胡宗南为了保命,赶紧给老蒋发了封电报,说延安已经拿下了。
老蒋听完这话,高兴得不行,二话不说就坐上专机直奔延安。
胡宗南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,老蒋这才意识到自己又栽了。结果,胡宗南再次被老蒋骂成了“没用的东西”。
胡宗南提到,这次计划泄露后,他们已经处理了泄密者。现在事情已经无法改变,就算老蒋再怎么发火,也没用了。
随后,国民党部队在中原地区连吃败仗,最终蒋介石带着剩下的队伍撤到了台湾。
熊向晖顺利返回了祖国。胡宗南本想让他为国民党服务,结果反而帮了我们党一个大忙,培养了一位得力干将。
熊向晖立场坚定,面对国民党的高官厚禄,始终毫不动摇。
周总理很欣赏他,还特意带他去参加了起义将领们的聚会。
当时,那些起义的军官们看到熊向晖,都以为他是胡宗南的副手,个个惊讶不已,还以为他也跟着起义了。
周总理澄清说,熊向晖本来就是我们党的成员,只是才重新回到组织。
【“还年轻,应出来工作”】
熊向晖早年在国民党任职,后来在美国生活并组织过活动。基于这些经历,中央决定调他到外交部工作。
熊向晖处理外交事务得心应手,总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。
熊向晖跟随周总理工作期间受益匪浅。周总理教导他,无论是与人打交道还是对外宣传,都要小心行事,同时要清楚中国奉行的是和平外交政策。
受周总理影响,熊向晖快速成长,在外交领域坚持奋斗了二十余载。
年过六旬的他,看到不少同龄人都选择退下来给年轻人机会,也动了退休的念头。于是,他提笔向中央递交了退休申请。
叶元帅读完信后,明显不太认同,立刻向中央表态:六十多岁不算老,完全能继续做事。
熊向晖坚持己见,叶帅只好找来荣毅仁,希望他能说服对方。
荣毅仁跟熊向晖是老交情了,一见面就直截了当地请他帮忙打理公司的事务。他还提到,这是叶帅的意思,而且中央已经拍板定了。
熊向晖心里还是拿不定主意。
荣毅仁在旁边不停念叨,说国家发展缺人,他们这些老家伙还能出力,别浪费了本事。
熊向晖听完,琢磨了一下,终于点头同意了。
换了新地方,熊向晖立马精神头十足,从此全心投入到服务群众和建设国家的事业中。
参考来源
【1】熊向晖:一个人顶几个师,七一网,2020年08月03日。
【2】熊向晖:周总理教我搞外交,不能抽象地讲警惕,“讽刺和挖苦绝不是我们的外交”,凤凰网,2023年01月10日。